新聞核心
【重磅】美國關稅重壓之下清單中為什麽豁免聚乳酸(PLA)


      美東時間2025年4月2日,美國宣布對貿易夥伴設置10%的“最低基準關稅”,同時決定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34%的關稅,這一措施於4月9日正式生效。隨後,美國又發出威脅,聲稱要進一步加征50%的關稅。面對這種不合理的貿易舉措,我國商務部堅決表示反對,並迅速在4月4日采取了一系列反製措施,其中就包括對從美國進口的商品加征關稅。此次關稅調整涉及一份長達37頁的豁免清單,其中包含聚乳酸等近1000種商品。

11.jpg

      美國在關稅重壓之下卻對聚乳酸網開一面,背後的原因確實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從美國海關數據來看,美國聚乳酸產業的拓展嚴重依賴中國,美國這一做法或許是基於自身聚乳酸產業利益的考量,試圖通過差異化的關稅政策來保護和扶持本國相關產業的擴展,其主要原因是美國聚乳酸拓展嚴重依賴中國。

      聚乳酸在國內的擴展現狀也不容樂觀,歷年來海關數據中聚乳酸銷量的慘淡,真實地反映出了國內環保塑料產業的實際情況。  

22.jpg

以下是對聚乳酸在國內推廣情況的深度思考:

1. 品質與安全隱患:目前,聚乳酸商品存在品質不穩定的問題。在生產過程中,如果結晶度控製不到位,商品就會加速降解。例如,2024年中國出口到丹麥的一批聚乳酸餐具,就因為生物降解速度過快且容易破裂,形成了小零件,存在導致兒童窒息的風險,不符合當地的相關安全標準。此外,浙江大學的研究也發現,用於外賣盒等包裝的聚乳酸微/納米塑料可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影響“腸道微生物群-腸-肝”軸和“氣道微生物群-肺-肝”軸,甚至誘導肝毒性。

2. 成本與技藝瓶頸:聚乳酸的生產成本較高,這是製約其擴展的重要因素。關鍵原料丙交酯的製備技藝目前被國外壟斷,國內産業不得不依賴進口,這使得聚乳酸的價錢一直居高不下。以前,國內聚乳酸價錢長期穩定在3萬元/噸以上,盡管近年來有所下降,但仍然比傳統塑料貴很多。同時,國內聚乳酸纖維加工技藝在高光純乳酸和丙交酯加工方面與國外存在差距,國產丙交酯純度較低、遊離酸含量高,導致製成的切片殘單含量也較高。

3. 市場認知與投資顧慮:消費者對聚乳酸製品的認知嚴重不足,很多人擔心其性能和安全性。部分不良産業生產銷售偽可降解製品,這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也極大地影響了聚乳酸商品的聲誉。而且聚乳酸商品加工需要産業頻繁調試工藝,投入成本高,入市風險大,這使得産業的投資意願普遍較低,市場規模難以進一步擴大。

4. 產業鏈不完善:聚乳酸產業上下遊之間的協調存在很大問題,難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目前,生產産業大多是中小型科技産業,它們在技藝、資金和市場開拓能力方面都比較薄弱,生產效率低,商品供應也不穩定。此外,我國尚未建立起成熟的聚乳酸商品堆肥和回收機製,也缺乏生物塑料貼標方法,這使得廢棄物難以得到有效的分拣和回收,嚴重影響了產業的可持續擴展。

33.jpg

       多年來,美國一直搞技藝壟斷,專註於專利經濟。就拿聚乳酸PLA來說,美國人申請了2000多項專利,應用範圍從垃圾袋、牛奶包裝盒到芯片包裝等範圍。美國有一大批産業,都是自身不生產什麽商品,卻憑借專利每年輕松赚取幾百億甚至幾千億的利潤。這背後的關鍵原因是他們製定了全球產業標準。比如在製定堆肥降解標準時,我們的那些不負責任的專家抄襲了美國的ASTM-6400就是我們的GB/T1977.1和GBT-38082,他們規定某些東西只能是圓的,不能是方的,於是中國降解標準完全等於美國人說了算。這就是美國關稅重壓之下清單中為什麽豁免聚乳酸(PLA)的真正原因,正是因為這種技藝壟斷,一臺光刻機賣給我們要15個億。大家都知道的波音飛機,一架就能換走我們一億雙鞋子。不過現在,我們的消費更加理性了。在信息技藝、智能製造、新能源、大飛機、航天等高附加值產業方面,我們也取得了很大進展。西方産業明顯感覺到了壓力,利潤大幅下跌,他們似乎也意識到曾經的好日子可能要到頭了。

        所以,中國的降解塑料擴展之路,不能只抄襲美國,要走我們自己的路。可循環、易回收、可控全自然域全降解,這才是真正符合中國國情的環保塑料擴展之路。對於我國來說,在塑料降解環保的道路上,不能盲目跟風。聚乳酸雖然有一定的優勢,但在推廣過程中存在着諸多問題,如成本高昂、技藝瓶頸難以突破、產業鏈不完善等。如果一味地盲目擴展,可能會導致大量資金盲目投入,造成資源的浪費和産業的損失。



   圖片關註我,一起聊聊環保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