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美國關稅重壓之下清單中為什麽豁免聚乳酸(PLA)
情形
前一段時間,筆者因為在互聯網上看到有一群人老是在轉發一些對于微塑料的知識和一些概念,於是進入了他們的徽信聊天群裏面,看看他們在聊什麽,我當時就在想,是不是這群人也是關註塑料造成環境汙染的同行人,說不定裏面有很多有識之士呢,說不定能跟他們做好友,或者有機會做一些合作創造?觀察了許久後,發現他們搜羅了全天下所有的對于微塑料汙染的文章及文獻,目的是幹什麽呢?學校組織寫論文?原來只是為寫論文而寫論文。
雖然對于微塑料的研究論文眾多,能讓人們更深入地了解它的危害等情況,但關鍵還得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去積極應對、想辦法消滅微塑料呢,當筆者拋出這一論點時,反轉來了,當時群裏就有幾個同學就說;解決塑料汙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這是不可能達成的,痴人說夢的事情等等,我當時就在想,那麽你們弄了這麽多微塑料的研究論文幹嘛呢?難道只是為了寫論文裝裝樣子,原來這群人是假裝在學習而已,這是不是就是中國教育體製的問題,還是各個工業的問題的一個縮影?
目前中國式教育註重考試,堆砌知識,記碎片化信息,但是更為重要的是掌握思維方式,能讓人分析、理解、運用知識,舉一反三,達成知識內化拓展。
面對塑料汙染問題,它不僅是一個科技問題,也不是一個工業問題,它是一個社會性問題,2019 年中國開始在海南進行禁塑試點工作,這幾年一直如火如荼的在進行推進,但是市場推廣並不是很好,接受度並不是很好,海南禁塑已經演變為像禁毒一樣禁塑,着實汗顏,堪稱工業之殇。
海南禁塑試點工作在推進過程中市場接受度不好,禁塑失敗主要有表面上以下原因:
1.成本因素
可降解塑料製品的生產成本較高,導致其市場售價普遍比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高出不少,幾倍。
2.使用習慣
長期以來,人們已經習慣了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如塑料袋、塑料餐具等,這些塑料製品方便、輕便、耐用且價錢低廉。
3.商品品質
部分可降解塑料製品在品質和性能上存在一些問題,如強度不夠、韌性不足、保質期較短等。一些可降解塑料袋在盛裝重物時容易破裂,可降解餐具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變形、滲漏等情況,影響了消費者的使用體驗,從而降低了市場對可降解塑料製品的接受度。
3.監管難度
海南作為一個島屿省份,周邊海域廣闊,海上運輸較為便利,這給島外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的流入供應了可乘之機。一些不法商家為了追求利潤,會通過各種渠道將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偷運到海南銷售。同時,由於市場主體眾多、交易行為分散,監管部門在執法過程中面臨較大的困難和挑戰,難以做到全面、及時的監管,導致一些違規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的行為屡禁不止,影響了禁塑工作的成效和市場的接受度。
4.宣傳不到位
雖然政府和相關部門開展了一些禁塑宣傳活動,但宣傳的深度和廣度可能還不夠。部分消費者和商家對禁塑政策的了解不夠全面和深入,對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危害認識不足,對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優點和使用方法也缺乏足夠的認識,導致在實際行動中對禁塑工作的幫助和配合度不高。
實際上原因是禁塑理解錯誤,人類已經離不開塑料,禁塑是導疏導不是堵,針對汙染環境的塑料,不同場景,不同用途,不同材質,循環回收為重點,商品包裝策劃時就考慮到易回收的特性,把可降解的特性作為重點。
其二,重視降解材料的科研投入,老百姓覺得成本高,品質差,我們就針對老百姓的需求研制出節省老百姓成本的,物美價廉的環保塑料,也要解決品質差的材料問題。科研不是大力出奇跡,科學的最高境界是簡單和普世,這樣的好商品老百姓才會擁護。
教育不應只註重考試,堆砌知識,更為重要的是掌握思維方式,能讓人分析、理解、運用知識,舉一反三的形成創造革新,禁塑市場管理也不能像禁毒一樣,只是減法,就會罰款,政府應該告訴老百姓禁塑中的新替代品有哪些,質優價廉又符合環保要求,真科學是1+1>2,我們現在禁塑之路方向錯了,也像我們的教育要改革了。
科學的最高境界是簡單普世
上一個:男性不孕不育----微塑料